当前位置: 首页> 中州农业> 正文

长稻麦草秸秆立体栽培食用菌高产新技术研究

——丁伦保  

长稻麦草秸秆立体栽培食用菌高产新技术研究

  摘要 以平菇为材料,比较分析了长稻麦草秸秆和草粉、棉籽壳栽培食用茵的转化率、成本、产量等差异,结果表明:长稻麦草秸秆栽培食用茵具有省时、省工、转化率高、成本低、产量高等特点,适宜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食用茵:长稻麦草秸秆:立体栽培     秸秆焚烧是目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抓好秸秆综合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缓解农村饲料、肥料、燃料和加工原料紧张状况,建立节约型社会,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在农村大力推广发展食用菌产业,既能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更能促进农民增收,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干秋大业

[1-2] 。目前,利用秸秆栽培食用菌共有两种方法:一是将秸秆粉碎装袋栽培法。这种方法费工费时,成本高。二是采用大田畦床覆土栽培。该方法虽然简单,但占地面积大,风险大,效益低,又不便管理,不适合当今食用菌发展的低投入、高产出的需要。采用长稻麦草秸秆栽培技术不需特定的栽培环境,具有简化栽培程序、缩短栽培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优势。可利用的农作物秸秆有稻草、麦草、豆秸、玉米芯、油菜秸等,四季皆宜栽培[3-5] ,是合理利用秸秆的有效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

.1  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为平菇。

  1

.2  秸秆的选择与处理   所用稻麦草秸秆一定要晒干,霉变、腐烂的秸秆绝对不能用来栽培,否则不仅影响产量,严重者还会造成栽培失败。栽培之前要将稻麦草秸秆用生石灰水浸泡,既可以清除稻麦草上的蜡质,软化秸秆,又可以灭菌,还可调节酸碱度等。

  1

.3  操作流程   选料一浸泡一沥水一堆积发酵一打包接种一发菌管理一砌菌墙一抹泥浆一盖薄膜一出菇管理一采菇。

  1

.4   具体操作工艺   将长稻麦草秸秆喷水堆积发酵,或将稻麦草秸秆加生石灰通过浸泡后捞起沥去多余水分,进行发酵灭菌后,再用事先做好的长120cm、宽20cm、高20cm的长形无底框架定型模具进行打包接种。操作方法:1层草1层菌种,共播3层,然后把草料和菌种压实,用绳捆紧,打好的包重为lOkg,再将菌包移人大棚或室内进行发菌培养。这时要注意温度、湿度、光线、空气的控制和调节。大约培养20d左右后菌丝布满草料视为成功,否则视为失败。然后将发好的菌包脱去薄膜,用3-4个菌包垒成菌墙;包与包中间填上营养土,既增加营养又促成菌包与菌包形成整体,提高出菇产量;最后菌包表面涂上泥浆起到保湿保温作用,再盖上1层薄膜,大约7d出现原基.此时揭去薄膜。增加光照、湿度、通风,3~4d后菇就可采收,共采收4~5茬

[6]。  

  2 

结果与分析

表1 同种条件下不同培养料栽培平菇差异比较

培养料 重量/千克 生长周期/d 生物转化率/% 成本/元 工时/个 产量/kg 经济效益/元
长稻草 500 30 115 510 5 575 2365
草粉 500 45 98 1090 7 490 1360
棉籽壳 500 60 110 1270 6 550 1480
      由表1可知.使用长稻草秸秆技术栽培平菇,不论成本、栽培程序、生物学转化率、经济效益都优胜于草粉或棉籽壳。500kg长稻草、草粉和棉籽壳栽培平菇生长周期分别为30、45、60d,长稻草周期最短;生物转化率最高的是长稻草,达115%,其次是棉籽壳、草粉;同比发菌长稻草比草粉快3d,比棉籽壳快5d;同比出菇长稻草比草粉快5d,比棉籽壳快7d。长稻草栽培比其他两种省工时1~2个;其成本以长稻草最低,是其他两种成本的1/2,但其产量最高达575kg,经济效益最高,高于其他两种材料。该技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符合新形势发展食用菌的趋势,适合在当地推广发展。     用长稻麦草秸秆栽培食用菌有如下创新点:①长稻麦草、豆秸等秸秆不需要粉碎或切割。②做定型打菌包模可促进菌包之间形成整体。③采用多层间隔填覆辅助材料及营养土,使菌丝生长有足够的营养,菌丝长入土中充分吸收大量的微量元素、微生物及氮素营养物质等。④充分利用稻麦草、豆秸、玉米芯结构疏松、透气好、保水性强的优势,把发好菌的菌包垒成菌墙,外表用营养泥浆抹平得到保温保湿作用,从而得到高产的目的。

 

  3 

参考文献   [1]赵丽霞,梁仁俊,陈巧云.长秸秆立体栽培食用菌高产新技术[J].江西食品工业,2007(4):34—36.   [2]张水旺,邵爱琴,赵付安.食用菌在生态农业中的作用及其开发潜力[J].河南农业科学,1996(7):26—28.   [3]柴慈桐鸟兰察布地区全年栽培平菇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 (5):114,118.   [4]韩奎兰,高鹤玲.秸秆栽培食用菌高产技术要点[J].食用菌,1990(1):l9-20.   [5]丁立彤,丁雨泽.利用废弃秸秆栽培食用菌新品种的效益模式[J].中国园艺文摘,2009,25(9):7.   [6]郑金贵,陈君琛,杨菁,等.秸秆两用稻优质稻草栽培食用菌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2(10):1279—1285.  



豫公安网备41032902000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