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州快讯> 正文

“追梦人”出动!他们聚在这个地方,要干这样一件事| 郑州夜校生存启示录

郑州某夜校运营者杜岩经常想起两个故事。

在发出的夜校短视频下方,他注意到一则留言,“小的时候喜欢古筝,可是我的爸爸不送我上培训班,如果有天夜校开到新郑,我一定报名”。

在二七区开设的琵琶课上,一位女学员抱起琵琶后,叹道,“上一次摸琵琶,还是三十年前,我如今已经42岁了。“这位学员当时怅惘的表情,他至今难忘。

在数字浪潮席卷的现代社会,人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捷,却也时常感受到孤独与疏离。快节奏的世界,夜校成为一处别样的风景,不仅为学员们提供了一个社交平台,更成为他们寻找共鸣、重拾梦想的港湾。他们在这里发现自己曾被忽视的兴趣与梦想,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时隔30年,她再次拾起儿时的爱好

对许多学员而言,夜校的价值在于其提供的社交平台,在数字时代的孤独感与社交疏离感中,夜校成了大家重建社交圈、寻找共鸣的港湾。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他们重拾梦想。

“给你讲两个关于夜校的小故事,这也算是支撑我们将这个项目做下去的动力。”杜岩说。

杜岩时常会回顾并分析他所运营的夜校在社交平台上的反响。在一条视频下,他注意到一则留言,“小的时候喜欢古筝,可是我的爸爸不送我上培训班,如果有天夜校开到新郑,我一定报名”。后来这名网友有没有报名夜校,杜岩没有再问,但显然夜校已经重新点燃了他(她)的理想之火。

在二七区开设的琵琶课上,一位女学员抱起琵琶后,叹道,“上一次摸琵琶,还是三十年前,我如今已经42岁了。“她回忆小时候第一次接触琵琶时的场景,陷入回忆中。三十年前的记忆与今天重拾琵琶的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不仅仅是时间的跨度,更是人生经历和情感积淀的体现。

42岁的她,依然怀揣着对音乐的热爱,这份重拾的勇气难能可贵。夜校的意义和价值已不仅是教授知识和技能,更是一个承载未竟梦想和情怀的空间。”杜岩印象深刻。

值得注意的是,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学员们一方面选择通过夜校来“找回自己”,享受课程带来的纯粹快乐与满足,另一方面,对上班族而言,能够坚持一课不落地完成整期课程,并不是件容易事。

“时间之外,上课的意愿同样关键。三分钟热度无法坚持,更无法自律。”00后学员“Cindy”分享道。

“Cindy”的夜校课程是每周三晚7点半上课,但她有时下午6点还不能按时下班。白天“搬砖”已经很累,还要腾出时间和精力用来上课,这很容易让人产生逃避心理,倾向于选择躺平或娱乐。

“社交媒体、短视频、游戏等能带来即时满足,而上夜校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成果,如果自驱力不够强,很容易半途而废。”“Cindy”说,每次上课前,自己都要与内心的“惰性”斗争一番,但想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可以有一分收获,就立刻昂扬起来了,这种“赴约”学习的感觉很好。

花甲之年,这位“天赋型选手”重新用画笔追梦

夜幕低垂,金水区一处国画夜校的教室内灯火通明,一股墨香淡淡弥漫在空气中。年逾六旬的李老师正准备开始他的晚课,“今天,我们要画的是《竹石图》。”李老师的声音沉稳而富有磁性,瞬间吸引了所有学员的注意。只见他拿起一支已经浸润好的毛笔,轻轻蘸取墨汁,然后在砚台上刮去多余的墨水。

“画竹先画干,要表现出竹子的挺拔与坚韧。画的时候要注意,竹竿上下节短,中部稍长些……”他运笔如飞,在宣纸上勾勒出一根根挺拔的竹竿。

示范结束后,李老师走到学员们中间,逐一指导。他耐心地纠正学员们握笔的姿势,调整他们运笔的力度和速度。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员,他更是亲自上手,一笔一画地示范,直到学员们掌握要领为止。

在一众学员里,一位戴着老花镜,头发已然花白的老者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和文字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如今享受退休生活已经三年啦!”老人笑着自我介绍,他姓张,从小时候起,就痴迷于用画笔捕捉生活的点滴。然而成长的道路上,学业的压力和工作的繁忙让他不得不将这份热爱搁置。

今年春天某个晴朗的日子,张老先生带着他刚上小学的孙女去郊外享受春游的欢乐。在一片绿意盎然中,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与愉悦。情不自禁地,他席地而坐,拿起孙女的铅笔,随手勾勒起眼前的景物。不多时,一幅生动的素描便跃然纸上。孙女看到后兴奋地围着他转,大声夸道:“爷爷,你画的画真好看!”

老人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他回忆:“当我告诉孙女,我其实没正儿八经学过画画,这只是随手涂鸦时,她竟然认真地对我说,‘爷爷,你是天赋型选手哦!’那一刻我真是开心极了。”这次经历让张老先生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我就琢磨着,现在身体还算硬朗,孙女也长大懂事了,何不花点时间和精力追追自己的梦呢?”老人笑道,“正好家门口附近的夜校开了个国画班,离家又近,我就报了名。”

谈及在国画班的学习经历,张老先生对授课的李老师赞不绝口。他告诉记者,由于班里的学员大多是初学者,老师在教学中总是倾囊相授,耐心讲解国画的笔墨基础理论,并对每一个技法细节进行反复的强调和细致的指导。更难能可贵的是,李老师不仅教学经验丰富,还是省美术家协会和省书法家协会的双料会员。

“能够遇到这么好的老师,真幸运!”张老先生感慨地说,“如果李老师未来还继续开设国画课程,无论是想要深入探索更多的绘画技法,还是学习新的创作内容,我都会跟随他继续学习。”

年过花甲再次追梦,他觉得一点都不晚。

“这里更像一个汇聚梦想、激发潜能的社群”

无论是国画课的墨香四溢,还是民乐课的琴声悠扬,在夜校课堂,学员们找寻久违的归属感、成就感的同时,教师们也在这里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与梦想。

虽然夜校课程“便宜又大碗”,但教师队伍却绝不含糊。

唐婉(化名)是一名85后资深化妆师,现为河南一家美业机构的金牌培训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专业功底。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到郑州一家官方夜校的邀约。

面对这份薪酬远低于市场价的邀约,起初唐婉的内心十分挣扎。她知道,夜校单次课时费甚至比不上她为客户化一个妆面所收取的费用,更不用说还需自行承担来回打车的开销。但官方夜校的背书,以及那份能够直接为社会贡献自己力量的使命感,最终让她做出了决定——接受邀约。

唐婉告诉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在夜校的讲台上,面对的学员群体多样且复杂,“学员们来自各行各业,学习背景、理解能力参差不齐,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为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进度,我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备课,根据学员的反馈不断调整授课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力求让课堂生动有趣,易于理解。”

与平时常接触的企业内部培训和美妆行业培训相比,奔波于各夜校的授课环境更加多变,这里几乎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没有明确的KPI考核,但唐婉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她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夜校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更像一个汇聚梦想、激发潜能的社群。

“在这里,学员们的每个微小进步都值得被庆祝,每次努力尝试都值得被尊重。”唐婉希望能全力以赴,力求把每一堂课都教授得“趋近于尽善尽美”。她说,唯有这样,才算不辜负学员们对她所寄予的信任与期望。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瞧 实习生 张莫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