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州快讯> 正文

“郑州都市圈”如何更好建设?重点来了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程帅星 文 洪昊旸 摄影】9月18日,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郑州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郑州市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有关情况。

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郑州都市圈核心城市,郑州下一步将如何发力?

四大工作重点和战略方向    引领郑州都市圈建设

大河财立方记者从新闻发布会现场获悉,《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是全国第10个获批的都市圈规划,围绕郑州下一步如何发挥比较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好郑州都市圈建设,郑州市副市长胡军介绍了四个工作重点和战略方向。

以经济实力提升引领都市圈发展。坚持科技创新驱动,以加快中原科技城“三合一”融合发展为支撑,持续强化与济南、青岛、洛阳联动,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区域科创中心。培育壮大战新产业,突出打造电子信息“1号”产业,围绕超聚变等项目延链拓链。聚焦建设新能源汽车之城,加快比亚迪等企业项目投产达效。依托郑煤机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区块链发展先导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中国智能传感谷、郑汴洛濮氢能走廊建设。

以统筹协调引领都市圈发展。探索建立都市圈协商合作机制,确保决策科学、协调有力、执行到位。谋划建设桃花峪水库,加快推进观音寺等调蓄工程建设,建成郑开同城东部供水一期等工程,不断优化都市圈水资源配置;积极谋划外电入郑新通道,实施500千伏主网架优化工程,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与都市圈城市探索构建产业等领域投入和利益分配机制,制定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等政策举措。

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都市圈发展。一是以“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为引领,推动“四条丝路”融合并进,进一步提升航空港区开放能级,高标准建设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和国际陆港新节点,积极引进跨境电商头部企业区域总部及集货中心、结算中心,推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创新发展。提升铁海联运水平。高标准推进RCEP示范区建设。二是以郑州为中心建设高效都市圈枢纽体系,加快S2线、郑州南站建设,持续加密跨黄通道,积极推进平安大道等跨市域道路项目和郑州至洛阳等高速项目。三是大力发展国际航空等功能***业,加快建设国际会展名城。实施“期货+”战略,努力把郑州商品交易所打造成有全球影响力的期货定价中心、期货价格避险中心和期货机构集聚中心。

以共建共享引领都市圈发展。一是发挥自身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优势,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合作,探索多层次多模式合作办学办医,推动互通共享、结果互认。二是积极推动政务服务联通互认,进一步便利跨市域户口迁移网上审批等事项,逐步实现政务服务同城化“一网通办”。三是完善突发公共事件联防联控、灾害事件预防处理和紧急救援等联动机制。加强交界地区城市管理联动,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健全治安维稳等协作机制、安全隐患排查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机制。

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

据胡军介绍,近年来,郑州形成了“全、大、快”的产业优势。“全”就是工业门类全,郑州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7个,涉及367个细分行业;“大”就是产业规模大,郑州是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智能网联客车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气体传感器、超硬材料、新型耐火材料、铝板带箔、冷链食品、体外诊断产品生产基地;“快”就是发展速度快,近三年郑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达9.1%,今年上半年增速为12%,居9个国家中心城市首位。

此外,郑州持续发力新兴产业,引进了比亚迪、华为、超聚变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培育10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部署了中部地区第一张城市算力网,算力发展评价居全国第14位。

胡军说,下一步,郑州市将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之举、长远之策。聚焦新能源汽车、氢能与储能、智能终端、人工智能等20条重点产业链建设。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新型算力交通枢纽。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郑州市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制造业“智慧大脑”。持续推进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全链条推进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聚焦中原科技城建设    力争再引进6~8家一流大学研究院

近年来,郑州引进支持中科院过程所等14家大院名所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嵩山等13家省实验室建设,累计建设各级各类研发平台5616家。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超聚变、致欧家居上榜独角兽企业名单。累计入库高新技术企业5800余家。出台“郑聚英才计划”,制定“一事一议”引才、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等19项配套政策,近三年留郑大学生近60万人,全市人才总量达290万人。城市年轻力指数居全国第五。

胡军说,郑州接下来将聚焦中原科技城建设,紧盯重点项目引建,开工建设20个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加快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建设,力争再引进6至8家一流大学研究院;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签约科技型企业200家以上,签约总金额1500亿元以上;积极引育创新主体,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0家以上、省市专精特新企业30家以上,引进、培育、纳入上市后备企业30家以上;强化高层次人才招引,持续开展人才引育“青云计划”,新引进优秀青年人才2500名以上、博士500名以上,累计引进院士25名以上。力争中原科技城综合评价进入全国同类科技城(科学城)前15强。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力争全年发放20亿元“科技贷”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郑州下一步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将有哪些举措?郑州市政府秘书长王春晓介绍了四个方面的发力点。

市场活跃度方面,聚焦“郑好融”平台建设,力争全年发放“科技贷”20亿元以上。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机制,力争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以上,入库国家科技型企业8000家以上。深入实施“郑聚英才计划”,力争全年引入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50个以上、高层次人才100名以上,新增留郑大学生20万人以上。

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优化监管执法工作机制,构建企业破产重整前端服务机制。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综合履职机制。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推动政府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失信惩戒。

对外开放方面,推动“四条丝路”建设提质增效,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在东南欧、中东、东南亚复制推广“双枢纽”模式,提质提速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抢抓郑州航空口岸、郑州铁路口岸获批国家智慧口岸试点建设机遇,进一步提升口岸通关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群众获得感方面,持续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强化跨部门、跨区域数据共享、协同合作,确保全年新增“一件事”30项、“免证办”事项100个、“跨省通办”事项100个、“都市圈通办”高频事项20个、“同城通办”事项200个,推动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能力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