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州农业> 正文

鸭四种常见传染病及其防治

  1.鸭瘟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上的鸭。

  主要症状 潜伏期3~5天,病鸭初期精神不振,食欲减少,体温升高至43℃以上,持续3~4天,口渴喜饮水,翅膀下垂,两脚发软,不愿行动,强迫行动倒地不起,眼睑肿胀,流泪,病初流出浆液性分泌物,后变为脓性黏液,上下眼睑黏合不能张开,眼结膜充血。鼻腔流出黏性分泌物,呼吸困难,叫声嘶哑无力。排绿色或灰白色粪便,羽毛被稀粪便沾污或结成块。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有的头部肿胀,后期体温下降,病鸭极度衰弱死亡。雏鸭感染时常表现神经症状。

  防治方法 ①加强饲养管理,坚持自繁自养。从疫区购进种蛋和病鸭须预防注射,严格检疫。②严格疫苗免疫,雏鸭5日龄用鸭瘟疫苗首免、25日龄二免,成年种鸭及蛋鸭开产前三免。③对鸭舍、用具和运动场定期清扫、消毒。④发生疫情要立即隔离、消毒,紧急预防免疫,病死鸭焚烧深埋。

  治疗 ①每只病鸭颈背部皮下注射高免血清1毫升。②每只病鸭颈背部皮下注射高免卵黄2毫升,同时口服高免卵黄液2毫升。③每只鸭注射鸡胚化弱毒苗1毫升,要做到1鸭1针。④每只成鸭肌注1毫克聚肌胞,每隔3天肌注1次,连用2~3次。⑤紫花地丁、大蒜、大血藤、香附子、萱草根各30克,陈皮、枇杷叶各20克,车前草10克,加水煎至100毫升,每只每次口服1毫升,每天喂3次,连用1周。

  2.鸭霍乱 鸭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急,死亡快。

  主要症状 最急性的病鸭,见不到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急性型体温升高至43℃,呼吸加快,张口呼吸,口流黏液,腹泻下痢,排灰白色或黄绿色稀粪,带血,腥臭难闻。典型的病变肝脏表面有灰白色或灰黄色针尖大的坏死灶,心外膜有充血点。

  防治方法 ①平时做好饲养管理、消毒及药物预防,可在饲料中添加0.05%~0.1%土霉素或氟哌酸,连用3天。②预防接种用禽霍乱油乳剂灭活苗,用于50日龄以上的鸭,颈部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持续6个月。③药物治疗选用磺胺类或抗生素类药物,10%磺胺嘧啶钠每千克体重0.2克,青霉素、复方氨基比林稀释每只2万~3万单位,2.5%恩诺沙星2毫升/只肌肉注射,连用3天。

  3.鸭大肠杆菌病 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急、死亡快,主要侵害2~6周龄的雏鸭。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较差、舍内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造成的。

  主要症状 常见突然发病,死亡率高,雏鸭表现下痢,粪稀恶臭,呈灰白色或混有血丝、气泡。呼吸困难,多窒息而死。病理变化有心包炎和气囊炎病变。肝脏肿大呈铜绿色,渗出性腹膜炎和肠炎。母鸭有输卵管炎、卵巢炎。公鸭***严重出血,***上有芝麻粒大小的干酪样结节。肠道黏膜有卡他性或坏死性炎症。

  防治方法 ①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保持鸭舍清洁卫生、饲养密度不要太大,对种蛋、孵化器、孵化室要熏蒸消毒。②预防免疫,多价大肠杆菌灭活苗于雏鸭7~10日龄皮下注射0.5毫升。③庆大霉素0.2%~0.5%拌料或饮水,连用3~4天;氟哌酸0.1%拌料或饮水,连用3~5天。④成鸭可用青霉素,链霉素2万~5万单位/只,1天2次;卡那霉素10~20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禽菌灵片剂,每千克体重2片,日服2次,连用2~3天。

  4.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新鸭病或鸭败血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主要症状 本病从临床诊断上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当鸭群刚开始发病时常出现最急性,病鸭突然死亡,看不到明显的症状;急性型病例表现为精神沉郁,不食或少食,不愿下水,闭目嗜睡,行走不稳;明显表现咳嗽、打喷嚏,眼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常使眼周围羽毛粘连,形成“眼圈”;鼻孔流出浆液或黏液,分泌物干后常堵塞鼻孔,表现出呼吸困难;排出绿色、黄绿色或黄白色稀粪,气味很臭。死前出现痉挛、摇头或点头等神经症状。

  防治方法。①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特别注意育雏环境的卫生条件,注意气候和环境温度的变化,防止暴晒、雨淋、寒冷以及饲料中的营养不足等。②氢氧化铝胶苗经颈背部皮下接种1周龄雏鸭,每只接种1毫升,或油乳剂灭活苗经颈背部皮下接种8日龄雏鸭,每只接种1毫升。③治疗用将氯霉素针剂20支(每支2毫升、含250毫克)加入到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毫升中,每只鸭注射1毫升。④在饲料中拌入复方禽菌灵散,连用1周。

( 来源:农家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