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洗衣、清理垃圾、打理花园、修剪发型、陪伴漫步……
当你老了,每天为你完成这些事的不再是子女、伴侣、护工,而是机器人,你会心动吗?
在2012年上映的科幻电影《机器人与弗兰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答案:一个机器人,成为身患阿尔茨海默病的独居老人弗兰克的得力助手,从排斥到接纳,再到依赖,弗兰克与机器人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如今,这些当年看似遥不可及的场景,正逐渐照进现实。
机器人养老,从电影走进生活
在上海,随着《上海市推进养老科技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正式发布,“康复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关键词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这些机器人不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为老年人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更能在康复训练、情感陪伴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它们的出现,无疑为解决养老护理人员短缺问题、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了新的可能。
不仅是上海,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机器人养老的新模式。记者查询资料了解到,在杭州某个社区,一只名为“小西”的机器狗成了老人们的贴心伙伴。每天,它都会准时为老人送药,遇到腿脚不便的老人,还会陪着散步、聊天。小西的出现,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和陪伴。
深圳的某家养老院则引进了名为“小五”的机器人。这款机器人身上装有180个感应器,能够实时监测老人的身体状况。当老人摔倒时,它能够迅速反应,稳稳地将老人扶起。
“我已经准备就绪,我们一起来下棋吧!”在深圳市某家养老护理院,AI棋类机器人的一句开场白,逗笑了老人家。象棋爱好者严叔叔和机器人酣战几局后,兴奋地说:“真是太有意思了!”
什么样的机器人更适合养老?
面对如此多的养老机器人,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样的机器人更适合养老呢?对此,有专家表示,未来养老机器人应该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解决环境对老年人的不友好问题,二是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
在解决环境不友好方面,机器人可以通过智能识别技术,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例如,通过智能门锁、监控摄像头等设备,确保老年人的居家安全;通过智能照明、温控系统等设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在关注老年人身体状况方面,机器人则需要具备更加精准、全面的健康监测功能。“它们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老年人的血压、血糖、心率等生理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通知家属或医护人员。此外,机器人还可以通过康复训练、运动指导等方式,帮助老年人保持身体健康。”
AI机器人陪伴的晚年,你能接受吗?
面对这些功能强大的养老机器人,人们的态度各不相同。记者采访了多位中老年人,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段女士的母亲患有严重的疾病,需要长期卧床休养。段女士告诉记者:“我隔三岔五就要往医院跑,翻身、擦拭、喂药每一项都很折腾人。尤其是晚上,根本没法睡。”说到这里,段女士的眼眶湿润了。她表示:“真希望有这么个机器人,哪怕帮着我一起干,晚上我俩轮流看,我都高兴!”
如果自己老了,愿意让机器人陪伴自己吗?“愿意啊,我也不想让自己成为子女的拖累。”段女士表示。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段女士这样期待机器人的到来。孙女士就对此持保留态度。她认为:“机器人毕竟是人创造的,它只是按照人类编写的代码去运行而已。”基于这一特性,孙女士认为机器人不可能产生独立意识,也就无法代替人类满足老人情感上的需求。她表示:“我接受不了这样的养老方式,如果子女不愿意陪我,我宁愿住养老院也不接受跟冰冷冷的机器人一起生活。”
“工作可以替代但亲情替代不了,机器人能帮助做些照料工作,但不代表我不需要子女的关心和陪伴。”韩先生告诉记者,他能接受有机器人陪伴的晚年,但他接受不了“只有”机器人陪伴的晚年。
针对这个问题,网友们也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网友@momo:“这就是丁克族们的未来,自己看看吧!”
网友@玉门关:等保姆机器人更成熟了我再老!
网友@阿轩:不用担心老人被区别对待了,因为机器人没有区别心。
网友@了不起的我:比起用不用,我们是不是更需要关心用不用得起?
AI陪伴的晚年,或许并不遥远。随着机器人养老模式的逐渐普及,价格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 韩懿亭)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中州商贸网--www.zzsmw.cn
本文链接: https://www.zzsmw.cn/zzsmw/80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