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州快讯> 正文

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豫鲁两省如何实现“1+1>2” | 山河有约 豫鲁同行

  编者按:

***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上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国内国际,抓好城乡融合、区域联动,优化生产力布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大省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应有更大的担当。

河南、山东两个经济大省,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省份以及沿黄经济的重要集聚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近年来,豫鲁两省坚持协同推进、陆海统筹、合作开放的原则,在交通互联、产业互补、区域合作等方面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分享发展机遇,携手共谋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大河报·豫视频推出“山河有约 豫鲁同行”系列报道,观河南、山东两省同频共振联动发展。

  核心提示  

豫鲁两省,地缘相近,经济协作紧密。

3月8日,省委书记刘宁在《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中,围绕河南如何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到多方面要求。

其中提到,“主动强化对内开放,向北对接京津冀,向东融入长三角和深化豫鲁合作,向南挺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向西联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新亚欧大陆桥。”

同样是经济大省,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中,豫鲁两地如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更好的发展?接下来可以在哪些领域再次“加码”,带来更令人期待的场景?

图源郑州机场

经济大省“挑大梁”,豫鲁深化合作将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豫鲁合作,这些年可谓热词了。

从生态方面的“对赌协议”,到文旅方面,两省签订深化文旅交流合作框架协议,再到交通运输方面,不管是济郑高铁还是日兰高铁全线开通,或两省签订协议,围绕高速铁路、省际公路、陆海联动、航空枢纽等重点领域提出17条具体合作措施,共建沿黄陆海大通道……这一切都指向了一个话题——豫鲁一家亲,合作大发展。

河南省社科院改革开放与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唐晓旺对豫鲁深化合作十分看好,“河南、山东都是经济大省,***总书记提出,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这也是山东河南两省面临的共同任务。豫鲁两省深化合作、共同提升,可以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两省深化合作将带来1+1>2的效果。”

灵宝哈三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技术工人正在查看设备运行情况 图源河南日报

河南省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此前也撰文表示,豫鲁合作前景广阔。

河南地处内陆,兼人口大省、资源大省、制造业大省等角色于一身,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产业体系完备。山东是黄河流域唯一拥有出海口的省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一直比较高,经济实力居全国前三强。

“河南以内陆地区发展优势与山东省的沿海地区发展优势为基础“陆海牵手”,将有力拓展各自开放通道,推动中原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协同发展、融合发展、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张占仓说。

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打造沿黄铁海联运大通道

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专项行动。今年全国***上,围绕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提到,重点突出调结构、强枢纽、促联运这三个方面,其中“调结构”就包括大力推动大宗货物和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的“公转铁”“公转水”,“促联运”就是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大力推动铁水联运、公铁联运和空铁联运。

这方面,豫鲁两省有巨大的合作空间。

日前,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如何推动多式联运和运输结构调整,服务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围绕国家“6轴7廊8通道”,重点提升郑州至欧洲、东盟、中亚等班列线路开行能力;深化豫鲁合作,打造沿黄铁海联运大通道;加强与长三角港口合作,高效融入“海上丝绸之路”。

张占仓撰文分析,近年来,经山东港口入海是河南货物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从山东发展需要看,尽快衔接上河南省在全球率先建“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将可打通其前往东南、西南的高速铁路通道,拉近与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地的交通距离,拓展合作空间。

山东省济宁港 图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此前也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山东港口在河南郑州、洛阳等地布局了多个内陆港,开通了众多海铁联运班列线路。例如,“郑州—青岛”“新乡—青岛”等铁海联运班列常态化开行,将河南的货物通过铁路运至山东港口,再装船运往世界各地。

山东省还提出,将鼓励港航资源跨区域流动,深化南向与长三角地区,北向与京津冀、东三省,西向与晋陕蒙及河南等省对接合作。

豫鲁两省早已双向奔赴。

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展望豫鲁合作新场景

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一背景下,豫鲁两省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发力,从而实现“1+1>2”?

河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王岑认为,豫鲁两省产业互补性强,具备深度合作的基础,未来通过共建现代产业园区、开展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搭建企业家联谊平台等方式,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优化配置,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商丘市睢县科创产业园一电子线束生产厂家车间 图源河南日报

她提到,结合豫鲁两省联合印发的《鲁豫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实施方案》,可以持续推动河南与山东部分地市联动发展,打造产业发展共同体,共建现代产业园区,有效增强北方经济增长极的竞争力。此外通过破除市场分割,打通行政区域间的堵点,加强两省间各类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可以为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贡献出豫鲁力量。

唐晓旺还期待,两省能深化科教领域的合作,推动优质教育科研资源的共享,比如在两省毗邻地区共建园区时,引入高质量的科研团队,促进高层次人才的流动。

一个是老家河南,一个是好客山东,两省文旅资源同样都很丰富。

根据两省文旅部门签订的鲁豫两省深化文旅交流合作框架协议,接下来将有一系列场景。

鲁豫两省深化文旅交流合作框架协议签订 图源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比如双方将在行业联动、市场共拓、文化交流和媒体联动等方面开展更多工作。两省将发挥好“济郑高铁沿线城市文旅联盟”作用,深入开拓高铁旅游市场,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相互支持在对方省份举办文旅宣传推广活动。面向亲子、年轻、银发等重点客群,打造周末游、高铁游、暑期游、研学游、定制游等文旅产品。

两省还鼓励济郑高铁沿线和豫鲁毗邻地区A级旅游景区推出豫鲁两省“美景交换”门票互免优惠政策,鼓励两省星级酒店、主题酒店和特色民宿等住宿企业推出优惠互享政策。同时支持开展两省主流媒体和文旅官方新媒体矩阵宣传联动,共同宣推双方旅游目的地形象、文旅品牌、文旅产品等。(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陈朋冲)

原文链接

https://www.henan100.com/news/2025/1220772.shtml